找到相关内容528篇,用时4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佛教的圆融精神及其当代意义

    禅观行演成台、贤教,”二宗教理皆出禅观修持的体证,还用于指导禅观。天台宗以“教观双行”为突出特征,其教理多就止观修持而讲述,直接运用于止观。修行者须通教理,获得“圆解”,树立圆满的正见,作为修圆观而证得...相互隔离,各自成一单元者称‘隔历’;圆融即与隔历互为一种绝对而又相对之对立关系〔2〕。   这一解释相当准确,然就天台、华严等宗之而言,圆融的究竟义,是包纳、含摄、融通一切“隔历”的,是“隔历”与...

    陈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0551264.html
  • 白话禅宗祖师公案选 禅宗祖师公案选

    〗  南岳怀让,陕西金州人,公元677-744年,俗姓杜。十五岁出家律宗,后到嵩山拜慧安为师,慧安介绍他到曹溪去见慧能。  慧能问:"你从哪里来?"怀让答:"我从嵩山来。"  慧能问:"来的是什么...菩萨要我们留心维护的。"  怀让便在慧能门下,跟随了十五年。后来便来到南岳,大大宏扬禅。  他的弟子中,最有名的就是马祖道一。             〖马祖道一〗  马祖道一四川成都人,俗姓马,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4851612.html
  • 当代台湾佛教与基督教间的一场深层次对话

    Reichelt)。正如何安石牧师所说:   他(指艾香德博士)在一九二一年第一次来到南京,他的目标就是专门向佛教徒传福音,他过中国孙子的‘知己知彼,百战百胜’。所以为了传福音,他佛教的道理,这样他会了解...书面对谈,就宗教对话的原则与态度、‘至高者’信仰和‘因信称义’等重要问题,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。对谈始终是平等的、开放的与充满感激的。本文回顾了近百年中国佛耶对话的历史行程,并以此切入以现代禅与中华...

    何建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3051810.html
  • 宋代政局与佛教的“世间”化

    名更盛。他是“中兴”天台宗的主要人物。   遵式(964—1032),字知白,俗姓叶,天台宁海人。攻律,后从义通学天台教义。真宗赐号“慈云大师”。章得象、王钦若等官僚曾与之交游。与知礼法系...   晤恩(912—986),字修已,俗姓路,姑苏常熟人。律部,后从志因受。晤恩“不喜杂交游,不好言俗事,虽大人豪族,未尝辄问名居”。“平时谨重一食,不离一钵,不畜财宝,卧必右胁,坐必加趺”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4253566.html
  • 龙树的教学

    同时,对内于小乘佛教教学,在中论、十二门论、智度论和其他小篇,常是批判到大小微细之点。我以为这又是显然使我们知道,也可以求其背景于他的一生之上。他了外道之。一日,他感到之无味,和朋友说,要终生...颂观染染者品第六)  “染”的问题;已经种种为既成教所议论,所以龙树对此问题的解决,也开始自历来的“染”其物的批评,这是不消说。征之于外,僧佉教学的觉不觉中觉谛不净分中,举出“染”与黑、粗同为一法;卫世师...

    佐佐木月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3054811.html
  • 清乾隆时期江南士大夫的佛教信仰

    也,从心所欲,则上达矣。下上达,未有舍伦常日用而高谈玄妙者。宋儒佛后学儒,乃有教人瞑目静坐,认喜怒哀乐未发时气象。此皆阴染禅宗,不可为典要【注五二】。 就如以上所列述的,彭际清和袁枚...儒证佛,以佛证儒,如香闻师诸 生是也(『宋渊源记』 页128 附记「薛香闻师」)注一五:乾隆二十七年使谢公察优行贡太学,遂如京师。予 时方侍尚书公于邸舍,一日过编修,彭衣春得台山试 ...

    黄依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42155143.html
  • 论佛教的基本教义及其舍离精神

      如佛说,因谋巩固经济的基础,须有获得财货正当职业之修养。否则因欲生财之极致,遂属于犯罪。此汉译善生经,所谓“技术,后求财物”(原注:中三三善生经阁本P.162)(此语原系依八正道中之正业而来...经济问题。现在我仍沿用木村泰贤的方法(见木村氏:“原始佛教思想论”第三篇),条分为家庭道德和社会道德(即伦理),家庭中再分经济和伦序之对待关系,不过,我倒过来讲伦序,后讲经济,内容则除引录经文外,...

    澹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65555294.html
  • 佛教的消长变化和多元化发展

    共修“法华忏”。三年后拟集体自焚,经杨亿、李遵勗、遵式等劝阻,未曾实行而名更盛。他是“中兴”天台宗的主要人物。  遵式(964—1032),字知白,俗姓叶,天台宁海人。攻律,后从义通学天台教义。...,俗姓路,姑苏常熟人。律部,后从志因受。晤恩“不喜杂交游,不好言俗事,虽大人豪族,未尝辄问名居”。  “平时谨重一食,不离一钵,不畜财宝,卧必右胁,坐必加趺”。③这是在世俗化佛教界中的一种特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51655485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在中央集权下的稳定演变

    曾结伴十僧共修“法华忏”。三年后拟集体自焚,经杨亿、李遵勗、遵式等劝阻,未曾实行而名更盛。他是“中兴”天台宗的主要人物。  遵式(964—1032),字知白,俗姓叶,天台宁海人。攻律,后从义通学...政治化的念经、拜忏提供了权威性依据,被称为“慈云忏主”。  晤恩(912—986),字修已,俗姓路,姑苏常熟人。律部,后从志因受。晤恩“不喜杂交游,不好言俗事,虽大人豪族,未尝辄问名居”。“平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70955551.html
  • 佛法与其他宗教的不同点

    认一个个的字,例如  一、二、三、四,长大一点,进小学,先生教我们一句句的句子,进中学,先生  教我们读文章,进了大学,我们研究论文。做论文。再拿数学来做例,我们  加减乘除,再代数几何,三角...”。  佛教里有至高的佛陀,有菩萨,也有天神;但是佛教里的至尊的佛却与其他  宗教的上帝完全不同。要说明这一点,我想对“佛”下个简单的定义。通常我  们简称释迦牟尼佛为佛。在历史学家的眼光里,...

    张澄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33255686.html